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病人對醫院為其服務的意識越來越強,同時法律意識也逐步增加,甚至比醫務工作者更懂維權意識。為此,作為護理人員,更應該在工作中增加法律意識,從工作中的點滴做起,從手中的每一份工作做起,將法律的準則不斷深入工作中,依法護理,既保護患者的合法權益,也保護自己。
護理操作中的規范意識
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中,潛含著一些法律的問題,護士應注意遵循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要求,如:操作時應告知病人目的,征得病人的同意和配合,特殊護理操作,需由病人及家屬的簽字后再行操作。操作中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,有意識養成操作中的行為規范意識。
基礎護理中的規范意識
基礎護理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,如果病人是醫務工作者,見你為一病人操作后直接為其做護理,可能會有質疑。因為操作規范中要求為病人進行治療護理后,需進行快速洗手消毒,防止病菌傳播。再如為臥床病人進行隱私部位沖洗,如無簾子又不注意保護病人的隱私,病人有權投訴。所以基礎護理工作中的良好行為規范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措施。
巡視病房中的規范意識
巡視病房是護士的常規工作,按時巡視病房是責任的體現,特別是對一些特殊病人及時、多次的巡視。醫療護理常規要求:一級護理病人15-30分鐘巡視一次,二級護理病人每2小時巡視一次,三級護理病人每天至少巡視3-4次。當班護士應該熟知病人的生命體征及病情,在巡視病房時,應該注意發現一些危險因素、行為,給予及時制止、處置,從中體現出安全的意識。
聲明:以上信息均來源于互聯網,學來幫衛校網整理發布僅供參考,以上學校相關內容均不代表學來幫衛校網意見,學校招生信息請考生以省教育考試院或學校官方最新公布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