萍鄉市衛生學校以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優質實用型人才為目標,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注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,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,提高學生執業資格考證通過率。加強英語、計算機等公共技能培養,確保學生擁有廣闊的升學、就業空間。近年來,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8.6%,畢業生獲得“雙證書”率達88.7%,學生在全省各類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。
為解決農村地區衛生技術人員不足的問題,我部商教育部在《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(2010年修訂)》中增加了為村衛生室及邊遠貧困地區鄉鎮衛生院培養執業助理醫師(鄉村)的農村醫學專業。為做好該專業畢業生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注冊管理。
農村醫學主要課程
人體解剖學、組織胚胎學、生理學、生物化學、藥理學、 病理學、預防醫學、免疫學、診斷學、內科學、外科學、婦產科學、兒科學、中醫學等。
農村醫學培養目標
本專業培養農村醫療機構從事疾病診療及預防保健的醫務人員。
農村醫學職業要求
1.具有醫療安全、醫患交流、團隊合作的執業意識及認真負責的執業態度;
2.具有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與健康心理,按照醫療衛生相關的倫理與法律法規,完成臨床診療、預防保健、康復指導和健康教育的執業任務;
3.掌握現代醫學知識與技能,能夠辨識常見臨床表現,對常見病、多發病做出醫學診斷,制訂診療方案,進行基本處理;能夠正確判斷危重、疑難或復雜的病情,做到及時轉診;
4.具有醫護基本技術,能進行基本診療操作;能使用、管理常用器械、儀器、設備,安排與管理安全、適合的醫療與康復環境;
5.掌握常用藥物及用藥原則,能進行正確用藥治療,并管理藥品;
6.能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,開展健康教育;能與相關醫務人員進行專業交流;
7.能開展農村社區的健康教育、健康檢查、慢性病管理、疾病預防等衛生工作,幫助和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;
8.能搶救急危重癥病人;配合疾控部門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。
農村醫學專業內容
全科醫學概論、診斷基礎、臨床醫學(內科、外科、婦產科、兒科、耳鼻喉、急救、口腔、傳染病、皮膚性病等)、預防醫學、衛生保健、中醫學基礎、針灸與推拿、常用護理技術、心理、溝通、倫理與衛生法律法規,以及相關的醫學基礎通識性學習內容。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診療、預防保健的實訓,在教學醫院、綜合性醫院、衛生院、衛生所(站)等醫療機構進行綜合實習。
聲明:以上信息均來源于互聯網,學來幫衛校網整理發布僅供參考,以上學校相關內容均不代表學來幫衛校網意見,學校招生信息請考生以省教育考試院或學校官方最新公布為準。